15 April 2004

郭台銘 第一大製造→第一大科技

因為「看到整個產業結構正發生劇烈變化」,郭台銘在坐穩「第一大製造」寶座後,把眼光對正科技產業的三個重大趨勢,開始了許多整合的行動,繼續向「第一大科技」攀高挺進。

採訪‧撰文= 李欣岳

一如所有人的預期,鴻海連續三年蟬聯台灣民營製造業第一大寶座、廣達繼續穩坐全球筆記型電腦製造龍頭、華碩持續保持全球主機板霸主的地位,台灣資訊產業的競爭力,全世界都知道。
除了「大」以外,「成長」才是最關鍵的課題
然而,「2004年,將是一場低獲利的科技復甦,」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在今年2月時指出。過去10年來,隨著PC大量普及、Internet誕生,台灣的資訊產業,跟上了全球科技創新的浪潮而水漲船高,鴻海、廣達、華碩、仁寶、明基等一個個資訊大廠,靠著供應鏈管理、全球運籌的獨到技術,躍上國際舞台,但,「這一次,卻沒有重要的技術創新帶動大成長,」《商業周刊》分析。
「資訊產業已經十分成熟,供需兩端呈現寡占對寡占的態勢,價格拚殺是左右勝負的主要關鍵,」前戴爾亞太區採購總經理、現為麥實創投董事長方國健觀察。
價格拚殺的結果,造成各家資訊廠商營收成長趨緩、毛利率降至個位數,如何轉型再成長,考驗著每一家資訊廠商的大老闆,這也是經歷了PC的黃金十年後,台灣資訊產業碰上最重大的挑戰——除了「大」以外,「成長」才是最關鍵的課題。

郭台銘發動「三個整合」攻勢
去年鴻海的股東會上,董事長郭台銘發表著名的「電子五哥」論,從此,所謂的鴻海、廣達、華碩、仁寶、明基等「電子五哥」,不僅是產業討論的熱門焦點,更是台灣資訊產業具體的典範——至於台灣最早起家的資訊廠商宏碁,郭台銘後來解釋很多次:「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是長輩,不敢跟他『稱兄道弟』。」
若以營收論高低,去年營收高達3279億新台幣的鴻海,是當然的「電子一哥」。回顧過去這一年來,鴻海陸續藉由購併或入股等不同方式,將做網路設備的國電、電源供應器的首利、繪圖卡的撼訊以及麗台納入布局,並分別買進諾基亞的手機機殼廠商藝模(Eimo Oyj)、摩托羅拉的墨西哥廠房、湯姆笙(Thompson)的光碟機DVD讀取頭子公司,開啟了一波台灣產業史上少見的單獨企業購併整合風潮。
「會做這麼大的改變,是因為我看到整個產業結構正發生劇烈變化,」郭台銘指出,「未來三個趨勢是品牌與通路的整合、製造與研發的整合、全球成本的整合,市場將會由消費者來主導。」

電子四哥積極迎戰,布局拉得更大
相較於鴻海的大動作不斷,其他的「電子四哥」這一年來也各有斬獲。包括廣達入股做彩色濾光片的展茂、網路設備的明泰;華碩買下做印表機噴墨頭的國際聯合;仁寶入股做DVD燒錄機的宇極;明基則加碼投資沖壓元件廠商均豪精密。一時間,「電子五哥」大動作布局的報導,炒熱了各式財經版面。
由於鴻海將觸角陸續延伸到網通、主機板、手機、光碟機等領域,原本分別在不同領域各擁一片天、互相不侵擾的「電子五哥」,競爭的態勢已經慢慢浮上檯面。方國健觀察,在PC組裝的系統領域,戰局早已底定,不斷往上游布局,是能否再成長的重要之路,而「各家廠商紛紛嗅到『郭台銘來了』的競爭氣息,其實也是一種激勵,否則太過安逸,未必是好事。」

向「大而壯」挺進!
在鴻海引爆的產業新競爭中,對台灣整體資訊產業而言,效益是正面的。「購併是好事,殺價競爭則未必是壞事,」IDC台灣總經理曹志堅指出,過去台灣廠商的殺價競爭,總被解讀為「台灣人自己砍死台灣人」,曹志堅則認為,藉由購併,讓產業資源分配效率提高,而殺價競爭則淘汰掉不具競爭力的廠商,對以代工製造為主的台灣產業而言,供應端廠商的減少,反而可以增加價格議價的能力,「避免代工價格不斷讓客戶砍的困境。」
「小廠找利基發展、大廠找新領域擴張,本來就是科技產業的經營之道,追求的本質,都是不斷成長,」美林證券分析師曾省吾指出,「小而美、大而壯,將是未來的台灣資訊產業發展的重點。」
仔細看「電子五哥」近來為醞釀下一波成長而做的布局,可分為朝上游零組件布局、跨入網路通訊產業、嘗試開創自有品牌三個方向。「現在整個資訊產業,呈現的是『上肥下瘦』的景象,」曾省吾分析,與下游系統組裝低毛利相比,越往上游的零組件,毛利越高,對「電子五哥」而言,運用既有的龐大組裝產能,來更進一步運轉上游所需的零組件,從集團布局的角度來看,除了降低生產成本以外,也是另一種成長的方式。

讓製造的鴻海,轉型為科技的鴻海
「台灣資訊產業,過去向來不做創新型的研發投資,專注代工組裝的發展模式,終究有成長的天險,」野村證券研究分析部副總經理李柏彥分析。資訊產業成長的根源,來自微軟、英特爾兩大軟硬體廠商,打下了產業界共同的標準,台灣廠商站在這個基礎上發展代工,憑藉量產規模與速度,便足以和全球競爭者拚殺;但隨著網路通訊的應用產品越來越多,目前卻仍未有統一的標準,這個局面,對台灣廠商不利。
去年,郭台銘就高分貝指出:「讓製造的鴻海,轉型為科技的鴻海,」隨後便展開一波網通領域的購併。「從發展前景來看,鴻海在網通領域的布局,是正確的走在『科技的鴻海』這條路上,」IDC資深分析師陳睿聆指出。
「鴻海的發展,勢必要成長再成長,否則不進則退,」宏碁總經理王振堂觀察。由於資訊領域的成長越來越有限,而鴻海的占有率越來越高,不跨足新的領域,勢必要面臨到成長趨緩甚至衰退的情境,唯有加速拓展不同領域,才能保持不斷的成長。

儘管在外人的眼中,「電子五哥」們都已經成功攀上了事業的巔峰,但這一年多以來,不斷出現讓眾人驚奇的新布局,背後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對成功永不止息的追求。
有追求,讓他們願意放棄安逸的日子;有追求,讓他們不甘心到此罷休;有追求,更讓他們苦思成長之道,進而規畫、迎接下一波大棋局的勝利。(轉載自數位時代雙周第80期)

http://www.bnext.com.tw/mag/2004_04_15/2004_04_15_2135.html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