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March 2004

世界需要更多卓越領導人才

一九八六年,在《轉型領導人》(TheTransformationalLeader)的前言中,我與另一位作者德華納(MaryAnneDevanna)指出,「本書探討的是美國當今最稀有的資源──企業領導人才。」我後來的著作,包括一九九七年出版的《領導引擎》(TheLeadershipEngine),也都一直著眼於卓愈領導人不足的課題。
當我著手撰寫本書,內心關切的還是同樣的課題:我們正邁入一個領導人才短缺更加嚴重的年代。我的看法並沒有錯,但是卻經歷非常曲折的心路歷程。因為就在本書完成之前,我預測人才嚴重短缺的現實環境,出現天崩地裂的轉變。

處於網路經濟爆炸的年代,我開始試圖探討,如何取得足夠的優秀領導人才,支撐超高速成長的網際網路泡沫。在一九九八年,人才匱乏的最大課題顯然在於,思科(Cisco)、甲骨文(Oracle)、戴爾(Dell)、昇陽(SunMicro)、雅虎(Yahoo)、Webvan、三部曲(Trilogy),以及其他更多面臨超高速成長的當紅數位企業,如何在各個層級培養足夠的領導人,以便擴大規模。歷經多年研究,甚至在二○○○年二月之前,我一直認為,我們將面臨一個自由企業蓬勃發展的後冷戰世界。這個世界並將出現開啟數位與生物科技新世紀的科技性突破。

我對這樣的看法深信不疑。我們可能會遭遇一些阻礙,但是,整個時代基本上是處於一個建立全球性知識經濟的上升螺旋。因此,我們亟需領導人開創振奮人心的新企業。

我在那段期間對未來的樂觀態度,隨即受到後來發生的一些事件所影響。不過,這些轉折使我更堅信,整個時代迫切需要更多更優秀的領導人。

我們處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九一一事件造成有形與無形的改變,阿富汗內戰不斷,中東地區暴力衝突程度不斷增高,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個擁有核武實力國家的對立。在此同時,我們還面臨其他各式各樣的全球性問題,有些存在已久,有些則方興未艾,像是愛滋病在非洲大陸盛行,阿根廷經濟崩潰及日本的隱憂。

全世界對領導人的需求從不曾如此殷切。帶領我們安然橫愈重重險阻的任務,絕非軟弱庸碌,自以為是者可以勝任。我們需要的是睿智、勇敢堅毅、有願景且誠實正直的領導人。只是,很不幸地,這類領導人不敷所需。

在經濟世界裡,情況也好不到那裡。安隆倒閉,安德森(ArthurAndersen)去職下台,Tyco、Sotheby’s、GlobalCrossing、Qwest、WorldCom、全錄(Xerox)及其他一長串企業引人非議的做法,使得社會大眾對企業與企業領導人的評價滑落到新低點。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凸顯了,整體而非個別企業經營管理的失敗。
外界對企業執行長、華爾街及會計事務所缺乏信任感,甚至假公濟私的貪婪印象,也導致股票投資人退出市場的數字創下新高。

要維持健全的自由企業體系,體系運作必須透明且可信賴。修改管理機制或許可以減少弊端發生,但是訂定新法規只是解決方案之一。更重要的是信任與信心的重建工作:我們必須仰賴堅毅耿直的一流領導人,帶領組織進行轉型,並培養新一代領導人。缺乏這類領導人才,我們的自由企業將逐漸遭到侵蝕破壞。
種種醜聞已經損及美國所扮演的全球標竿角色。人類世界的永續發展仰賴各企業,也就是創造財富的主體,在達成財務績效時,同時保持正直。社會各個領域部門同樣也需要優秀的領導人。本書的重點就在於,如何培養那些領導人。

領導人才的來源

根據我的觀察,企業各個層級培養的領導人才明顯不足,特別是高階主管和執行長層級。這在傑出企業中(blue-chipcompanies)尤其明顯。在過去十年每遇執行長離職,這類企業就必須向外求才遞補空缺。而這類企業不在少數,像默克(Merck)、IBM、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兩次)、惠普科技(HP)、3M、家居倉儲(HomeDepot)、柯達(Kodak)都是如此。如果執行長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傳承組織的領導新秀,這樣的紀錄相當不堪。在這類企業中,領導人的養成管道顯然受阻。同樣問題也存在於政治、外交,乃至宗教和社會組織中。

即使組織確實由內部舉才接掌高層職務,組織往往必須為屬意人選缺乏領導技巧善後。這些不適任的領導人無法帶動組織轉型,也不善於培養其他成員成為領導人。因此,整個組織不但短期營運不彰,還面臨長期的領導危機。這使得社會與經濟各層面更形脆弱。

《領導力循環》關切的課題是,如何儲備充分的優秀領導人才。

我的領導歷程

本書一如先前著作,融合了學術研究、組織臨床諮詢經驗及個人試圖改變世界的領導歷程。憑著改善人類世界的個人志向,我於一九六○年代晚期,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學位,期許自己能運用行為科學,協助包括民權、醫療保健、教育和企業企業等各類型組織。我以組織變革為研究方向,博士論文探討的主題就是各類組織的變革,關切從納德(RalphNader的美國海軍陸戰隊(Raiders),到民權運動領袖,以及黑豹黨(BlackPanthers)、Minutemen(美國一九六○年代的反共祕密武裝組織)、社區組織發起人、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的顧問及組織心理學家。

我也獻身教育,講授領導與組織變革等課程,並參與實務。這些經歷引導我踏入學術界與實務界諸多領域,包括在一九七○年代,親自掌管一家醫療診所,一九八○年代協助威爾許,整頓奇異公司的可羅頓維爾主管訓練中心(CrotonvilleLeadershipDevelopmentCenter)。

一九七二年,我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時,一方面開授博士班課程,指導MBA學生。同時,為了平衡自己躋身「權力菁英」的矛盾情結,我也加入醫療保健組織的工作行列,在紐約南區的布朗克斯(Bronx)等地,醫療服務水準差的貧民區服務。此外,我曾利用長達一年的休假時間,前往肯塔基州海札德市(Hazard),領導海札德家庭醫療服務團(FamilyHealthServices)。

我從事這些工作的出發點在於,運用行為科學增進大眾的健康,並營造更團結親密的社區。我的生涯旅程一直與社會變革有關,從一九七○年代的貧民區醫療保健,一九八○年代的企業轉型,到一九九○年代的世界公民責任。如今,邁進新的世紀,我的焦點是推動社會各層面的領導人養成機制,培養各層級的優秀領導人。為了達到這個理想,我正全力協助身兼導師的領導人(leader/teacher),以本書所稱的「良性教導循環」建立教導型組織(TeachingOrganization)。我期待組織能夠透過本書中所稱的良性教導循環(VirtuousTeachingCycles)──動態、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帶動組織成員人人教導,人人學習,也因此一天比一天更加聰敏睿智。

在領導旅程中,我開始了解到,領導人才是一切組織成敗的關鍵。任何組織不論是宗教、軍事、教育、政治或企業機構,除非擁有卓越的最高領導人,否則將與成功絕緣。而領導人努力的目標是,培養更多能在組織各層級用心教導和培養後進的領導人。

一路走來,我曾多次對政府機構、醫療機構或企業領導人的表現感到失望。在我看來,失敗的領導人似乎多於偉大的領導人。不幸中的大幸是,一些絕佳典範將有助於扭轉情勢。

社會變革領導人如金恩博士(MartinLurtherKing,Jr.)和印度的德蕾莎修女(MotherTeresa),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即使不曾謀面,他們對我極具鼓舞作用。還有一些世界級領導人,我有幸曾經與之共事,包括已故的康寧翰神父(FatherCunningham)、與康寧翰神父共創「鎖定希望」計劃(Focus:Hope)的喬塞蒂思(EleanorJosaitis)、奇異公司的威爾許(JackWelch)、百事可樂的安利可(RogerEnrico)、諾基亞的奧利拉(JormaOllila)、百勝集團(Yum!Brand)的諾瓦克(DavidNovak)、基因科技(Genentech)的波特(MyrtlePotter)及Accenture的桃蘭(MaryTolan)。在本書中,你將與他們相遇。

他們都是懷抱願景,膽識過人的領導人。更重要的,這些領導人實踐本書揭櫫的領導人身兼導師的領導法則。他們也正是我領悟良性教導循環的導師。我試著解釋從他們身上觀察到的種種現象:簡單的說,他們的領導其實就是教導,並且以互動方式,賦予自己與「學生」彼此學習的機會。教學相長(interactiveteachingandlearninginterchange)正是良性教導循環的精髓。

教導與學習的世界

我期望領導人能從本書領悟到,一旦開始運用良性教導循環的概念,他們必然要面對如何克服組織規模的難題。例如,大型組織領導人必須為數千員工,創造出集體參與良性教導循環的環境。因此,本書也提供數個案例,像奇異公司如何建構吸引三十多萬名員工的教導基礎結構,百勝集團又如何建立讓七十五萬人持續參與教導與學習的機制。

本書還期望領導人,開始透過良性教導循環的觀點看世界。這類模式俯拾皆是。父母運用良性教導循環,既教導子女,也從中學習。好的音樂和藝術老師,做法也是如此。同樣地,在醫學方面,優異的臨床醫師向住院醫師學習。美國軍方的特種部隊(SpecialOperationsForces)則不分官階大小,互相教導與學習。

本書的目的在於,影響各個領域的組織,以及組織裡所有層級的領導人。因此,書中列舉的標竿案例也相當多元,從民權運動組織「鎖定希望」,到軍方的海軍海豹小組(NavySEAL),乃至全球各地多家成功企業。

在本書提到的偉大領導人當中,有兩位對我特別有啟發。本書之所以刻意凸顯他們,因為他們雖然並非企業領導人,卻致力創造自由企業體制成功所需的環境。這兩位偶像級人物分別是:

‧偉恩‧道寧(WayneDowning)。他領導特種部隊,並成功地將它轉型成為一個教導型組織。道寧身為高高在上的四星上將,可是在領導這個組織時,卻把絕大多數時間投入部隊各層級的實戰教導和學習。他把特種部隊從一個備受矚目的冷戰產物,轉型成為一個多面向的領導人團隊;除了超強戰鬥能力,還具備人道救援技巧。九一一事件後,布希總統任命他為特別助理,及負責打擊恐怖主義的國家安全顧問(DeputyNationalSecurityAdvisorforCombatingTerrorism)。
我曾拜訪道寧主持的海軍海豹小組訓練學校,並與他培養的領導人長時間相處。我也目睹他們彼此互動的情形。道寧即使退休,依然是繼任者與新秀心目中身兼導師的領導人。毋庸置疑地,特種部隊的成功,絕大部分必須歸功於他透過指導者角色所展現的領導力。

‧伊琳諾‧喬塞蒂思。她在一九六八年與康寧翰神父,合力創辦「鎖定希望」民權組織。她一直致力於實現該組織的基本信念,「為種族偏見、貧窮及不公義,尋求睿智和務實可行的解決之道」。在她與康寧翰神父傑出的領導下,該組織規模已達六百人,並引起世界各地熱烈仿效,但是,至今尚未有任何組織達到相同規模。
「鎖定希望」每個月提供七萬人次的食物,訓練機械技師,經營營利性的機械工具公司,提供學員取得大學工程文憑的全套進修課程,還經營托兒中心和蒙特梭利學校(Montessori),提供高中畢業生與中輟生補救教育,甚至擁有一家資訊技術訓練中心。這一切活動的進行就在底特律市貧民區中,由廢墟般荒地闢建出、廣達四十英畝的現代化校園裡。
喬塞蒂思一生誨人不倦。每天早上六點巡視工廠,是她一天工作的開始。她還親自與每一位新進同仁會面,分享她在貧窮、種族偏見和「鎖定希望」所扮演角色等議題的可傳授觀點(TeachablePointofView)。同樣的做法也重複出現在她與所有贊助人的互動中。喬塞蒂思是身體力行良性教導循環的典範。
在本書舉例的領導人當中,喬塞蒂思和道寧不過是其中的兩個人,更多的領導典範來自其他各類型組織,涵蓋領域也相當多元。一般而言,當大家接觸到日常生活以外的世界的刺激時,學習成效往往最大。我熱切期望,你能從本書廣泛蒐羅的領導人經驗和情境中受益。

準備好建立領導力循環了嗎?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領導人應該著手建立教導型組織?這項任務不但工作繁重,也需要個人的極大勇氣。你將遭遇抗拒,更有失敗的可能。問題是,不這麼做,改採別的選擇只會更糟。不能創造教導型組織來培養各階層領導人,代表你的組織缺乏未來性。這意味著,因為你未能提供所需的領導人才,將斷送組織的未來。

著手創造教導型組織,讓你有機會在回顧事業生涯時,享有不可思議的滿足與驕傲,因為你將擁有豐富的領導遺產。前漢威(Honeywell)執行長包熙迪(LarryBossidy)說得好:

當你退休時,你絕不會記得自己在第一季……或第三季做了哪些事。你記得的是,你培養了多少人才,有多少人在你的輔導下,由於你對他們成長的興趣和關注,使得他們擁有更好的生涯……當你困惑自己是否是個好的領導人時,不妨了解一下你部屬的表現。答案就在其中。

(本文摘錄自《教導型組織》導論)

------------------------------------------------------------

教導型組織-奧林匹克級的雙螺旋領導
好的領導人教導,偉大的領導人學習。教學相長,正是領導人帶領公司制勝的祕訣。只有員工認真進修的「學習型組織」,只完成了一半,領導人和員工教學相長的「教導型組織」才能帶動公司全員,齊心向前。本書附有建立與領導教導型組織的實戰手冊,是領導人打造和領導教導型組織的實用工具。

作者:諾爾.提區(Noel M. Tichy)& 南西.卡德威(Nancy Cardwell)
譯者:邱如美
出版者:《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二○○四年二月

目錄:
前言
導論 世界需要更多卓越領導人才
第一章 新的制勝DNA:良性教導循環
第二章 兩條制勝路:超高速轉型與超高度成長
第三章 建立教導型組織:利用良性教導循環創造知識
第四章 切入點:從可傳授觀點著手
第五章 如何提出可傳授觀點
第六章 權力的自我衝突:克服來自高層團隊的抗拒
第七章 建構領導人身兼導師的養成管道
第八章 擴大教導型組織的規模:全員參與
第九章 創造良性教導循環:營運機制
第十章 三部曲大學:新人訓練營與知識創造
第十一章 數位化教導型組織
第十二章 全球公民:一個充滿機會的世界
結論

建立與領導教導型組織的實戰手冊
導論 創造組織內各層級的領導力,凝聚共識
實戰一 建立教導型組織
實戰二 成功領導你掌管的組織
實戰三 提出你的可傳授觀點
實戰四 編寫故事
實戰五 提出團隊的可傳授觀點
實戰六 打造領導人才養成管道
實戰七 擴大教導型組織的規模
實戰八 把教導植入組織DNA
實戰九 做個全球公民
實戰十 踏上征途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