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無能III:反思「專業的無能」
記者/蘇登呼
為什麼許多專業人員離開學校後就停止學習了?為什麼公司主管常現陷入自我成見中而聽不到別人的聲音?前兩次專欄中,筆者分別介紹了「專業的無能」及其破解之道。然而,專業的無能僅發生在專業人士或主管身上?其破解之道是否蘊涵什麼陷阱?以下是筆者過去四年觀察自己與許多組織,所得到的一些反思。
任何人都可能陷入專業的無能
專業的無能是指因知識太過成熟、豐富或成功的經驗,使人思考僵化,喪失創新與學習的能力。不只主管或專業人士,農夫也可能種田種到腦袋僵化,以「我過去都這樣種且收成都不錯啊!」來拒絕採用新的肥料與機具。換句話說,專業的無能並非專業人士或主管的專屬品,它是一種「現象」,可能發生在各行業、各階層的人身上,只不過專業人士與主管比例較高且較明顯罷了。因此,組織中任何個人,都應小心被自己既有的知識與經驗綁住而無法突破成長。
過度反思與反思錯誤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Donald Schon與哈佛大學教授Chris Argyris提出的「行動中的反思」,是一項克制專業的無能的有效工具。只不過,反思固然好,但若過度反思或反思錯誤,則會癱瘓了行動或下錯決定,帶來反效果。
個人或組織若每一次行動過程中都在反思「我這樣做洽當嗎?」等問題,其行動力將大打折扣,因為注意力被分散且耗費過多時間與心力。所以說,行動中的反思應該在事情結果跟自己的預期不同時做、在工作執行遇到瓶頸時做、在執行重要或不熟悉的任務時做,而非時時刻刻、每件工作都做。反思不該癱瘓了行動。
反思也可能發生歸因錯誤。筆者大學時期主修新聞,曾任系上實習報紙的總編輯。當時筆者為了幾則棘手新聞的處理及報社內的人事衝突而苦惱不已,感慨這工作吃力不討好,不如歸去。然而事過境遷,筆者今日再回顧這段經歷,反感激它讓筆者擁有實實在在的組織管理經驗,替筆者今日的管理研究打下基礎,也讓筆者提早體驗組織中的人員利益衝突。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反思不見得都正確,尤其是當因與果在時空上不一定直接相連,或者事情的利弊得失會隨時空環境演變及個人的成熟程度而有不同看法。
企業經營的內戰場與外戰場
筆者以為,企業經營會面臨「內戰場」與「外戰場」兩個戰場。外戰場指滿足顧客需求、和其他公司的競合、技術與市場變化等,大多數企管書籍對此有很豐富的討論與建議。然而,企業經營也面臨內戰場的挑戰,也就是組織領導人和員工心態是否能保彈性與活力、克服壓力。筆者一連三篇「專業的無能」專欄,處理的正是內戰場的問題。專業的無能是對內戰場的一種病狀診斷;行動中的反思與有系統地拋棄等,則是幾帖藥方。經由了解專業的無能以減少或避免組織與個人思考僵化的危害(也就是征服內戰場),進而協助企業在外戰場取得較佳表現,是筆者這三篇專欄背後的目的。
fr.: http://www.ectimes.org.tw/readnews.asp?id=597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